比稿这件小事,是营销管理的大事

2022-12-29 12:42:03 作者:admin

比稿是每个品牌在营销供应商选择中迟早会面临的事情,比稿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通过竞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服务商,可以说品牌营销的效果,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比稿的质量。在广告公司进入提案准备前,需要品牌方进行brief。

比稿是每个品牌在营销供应商选择中迟早会面临的事情,比稿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通过竞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服务商,可以说品牌营销的效果,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比稿的质量。

但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,发现80%的中国品牌比稿都是没有效率的比稿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,为什么品牌的营销效果总是差强人意,为什么品牌的CEO对营销结果总是并不满意。

比稿这件事看上去简单,似乎叫上几个广告公司来参与投标就行,但实际上,专业比稿的复杂程度往往超出品牌的想象,比如叫哪些广告公司参与投标?去哪找这些广告公司?如何组织一场有效的比稿……

总体来说,衡量一项比稿是否成功,有四个最为重要的关键动作。

第一个关键动作是品牌自身的营销brief(简报)梳理。

在广告公司进入提案准备前,需要品牌方进行brief。如市场背景、品牌定位/品牌手册、历史销售数据、市场占有率数据、广告片及视觉形象、推广活动介绍、竞争品牌情况、调研报告、品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、广告公司需要在提案中完成的工作、提案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,尽可能简明而清晰。

我们看到过无数品牌的比稿brief都写得非常没有逻辑,品牌自身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又或者是把一堆需求都罗列上去,没有重点。

有些时候,甲方业务和人员本身也会频繁变动,高层的需求传递到执行层面,很容易出现信息疏漏。更极端的情况是,到了比稿现场,企业才临时现场告诉供应商说brief下错了,或者老板说这个brief不是我要的需求。这样的情况看似不可思议,让人啼笑皆非,但在现实业务中非常常见,说明brief没能够在内部写得非常清楚。

那么改怎么补救呢?品牌方应该去设置brief解答会,高层尽量参加,避免信息传递上的偏差;同时鼓励愿意参加比稿的团队尽可能多地追问,通过讨论和交流,让需求变得更为清晰和明确;追问的信息可以共享,让比稿团队掌握更充分的信息,从而提供更匹配需求的服务。

第二个关键动作是找到适合的营销服务公司。

品牌有时候不知道去哪儿找对的服务商。毕竟服务商市场变化速度特别快。过去,大品牌倾向于找4A公司或者头部服务商。但这种思路也很容陷入误区,可能虽然品牌找到的这家服务商名声不错,仔细看,团队里面优秀人员可能已经流失。

也有些品牌会去找口碑不错的小公司。这里存在的问题在于,品牌很难摸清这家小公司到底行不行、能力如何、与自己的brief需求是否匹配。我们发现,在面试性交流时,品牌很容易被这些公司误导,毕竟大家在特别想要参加比稿时,一定会给出很多积极回应。但事实上,这其中一定有水分和夸大的部分。

比稿过后,最后到底选择哪几家团队才是正确的,这个判断对甲方来说也越来越难。很多时候,甲方高层觉得参与比稿的几家团队感觉都不太对,但营销推广的最佳时机可能就已经过去了。

第三个关键动作是科学的比稿评价体系。

品牌在比稿的评分选择中,需要有效地制定评分标准,如果评分规则都错了,那么选出来的广告公司显然也是错误的。比如说有品牌会把商务分比例放得非常大,这就会导致“低价者得”的现象,让越是优秀的团队越不敢来。

打给比方,创意策略服务就像住酒店,3000块钱一晚上的有,30块钱一个晚上的也有,价格是非常关键的引导。如果甲方过于注重低价,真正能出好创意的团队是不会来的。

如果评分标准出现了问题,这就致使甲方虽然看上去组织了比稿招标,但是对结果仍不满意,不合适的团队中了标,最终营销效果就可想而知。

同时,比稿决策的错误还会形成一个负反馈,让品牌方的高层觉得,创意内容对销量增长不起作用,干脆还是把所有钱投到效果广告。但事实已经证明,只是依靠效果广告投入的品牌,最后都将进入到“药不能停”的状态,浪费了资源和时间,也没有赢得消费者的真正认同,品牌逐渐销声匿迹。

第四个关键动作是具体方案的数据支撑。

最后说的是我们在看具体比稿方案中的一个关键点。在广告公司提供的比稿方案中,品牌方可能会觉得策略和创意都不错,从而让其中标。但实际上,方案可能缺乏足够的消费者洞察数据支撑,这就很可能导致比稿决策陷入主观“拍脑袋”的风险之中。

在过去的广告营销方案撰写过程中,创意这个环节是比较主观的,依靠创作者的人生阅历、直觉和洞察。但现在,高质量的决策一定离不开数据支撑。在提案准备过程中,创作者也会去大量浏览消费者数据、相关调研报告、社交媒体上的评论,甚至做小范围的调研。

这里容易出现的挑战是,人脑和肉眼可以通过看几个小时的材料,来形成一些深度认知,但由于人脑容量无法对所有材料进行归纳、总结和记忆,导致深度认知一旦与品牌方认知不匹配,就很容易遭到品牌方的挑战。即便创意本身很优秀,但由于没有扎实的数据支撑,也得不到品牌方的信任。

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,就是需要品牌营销人员拥有一套数据工具。尤其是在做社交媒体上的调研和洞察分析时,创意人员手头应该备有好用的数据工具。

从品牌方角度出发,“比稿”作为一种服务团队能力的评估方法,在细分化的营销时代非常必要,同时品牌也需要根据企业面对的不同营销诉求,定期换汰专业的营销服务团队。但从整个行业来说,如何实现精细化专业营销服务的匹配,变成了行业提效共赢的关键所在。

<
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